贝壳租房《2018年租房十大关键词》报告显示,2018年,我国人口13.9亿,其中租房人群接近2亿。根据该报告数据显示,国民首次买房年龄进一步推后,例如北京,平均购房年龄达到35.56岁,年轻人租房的时间变得更长。
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,提起租房,总有太多心酸。
半年时间换了两任房东的杭州租客柳驰,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哭笑不得的经历。2018年8月,柳驰通过网上平台找到了现在所居住的一居室,租金为3300元/月,公寓运营商为“易客来”。
然而,就在住进公寓半个多月后,柳驰收到了房屋交接通知,“由于易客来公寓的投资人停止注资,公寓旗下资产被转卖给了住好公寓。” 住好公寓在2018年9月与柳驰签订了一份新的合同,并向他提出,房租价格保持每月3300元不变,但住好公寓将额外征收200元每月的管理费用和公共区域清洁费用。
考虑到搬家等成本,以及涨价后的价格仍然低于周边,柳驰接受了这次变相涨价。然而春节后回杭的柳驰再次接到了“噩耗”,已加价200元的住好公寓又将公寓转手给了其他运营方,这次很可能又要涨价。
对于初入社会的年轻人,租房仿佛是一场必经的“劫难”,面对缺乏监管、信息不对称的住房租赁市场,租客时常处于弱势地位,“被坑”早已稀松平常。
追本溯源 长租公寓应回归居住本质
随着租住成为城市青年居住新常态,以及国家租赁政策的引导,长租公寓在近年迅速崛起。它的出现规范了住房租赁市场行为,提升了租住品质,但行业中也存在一些乱象。
虽然长租公寓市场参与者众多,但准入门槛较低,野蛮生长下的产品品质参差不齐。放眼目前行业内的公寓企业,以互联网思维+资本攻城略地者有之,以情怀为噱头大讲创业故事者有之,但真正立足产品,打磨居住空间与服务的企业并不多见。产品品质与服务意识的参差不齐,导致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与年轻人品质租住的实际需求未能匹配。
如一匹脱缰野马,脱离本质的公寓行业2018年遭遇了发展危机,接连出现暴雷、租金贷、甲醛风波等一系列行业负面事件。痛定思痛,追本溯源,长租公寓回归居住本质的声音呼之欲出,并逐渐成为行业共识。